首页 放生仪轨 放生流程 放生因果 放生念诵 放生什么 放生最佳 放生起源 放生功德 放生指南

放生仪轨

放生回向,放生可以不回向吗?

来源:http://www.fangshenggongde.com 作者:莲海放生网 发布时间:2024-07-09
摘要:儒家的仁爱,基督的博爱,以及大爱,到底是不是佛法所说的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呢。10、所以,以儒家的仁爱或基督的博爱,佛教界的大爱,来谈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,基本上是不离众

放生回向,放生可以不回向吗?

5、另外一个门槛就是初地,初地起又叫作修道位,也就是必须进入初地了以后,(这时已经)伏除性障如阿罗汉(发起圣种性了),进入初地的这个修道位,才有办法真正的进入大乘佛菩提道的一个修行的开始,也才可以称为“入如来家”,称为“佛子”;而藉着菩萨道十地的修行,地地的道种智的修行来完成十地的果证。经过十地的果证以后,继续的修学以后,乃至于到达佛位,完成一切种智的修学,这个就是菩萨进入修道位中最主要修行的一个内涵。

6、但是要进入修道位之前,必须要先进入十回向位的修行;必须经过十回向位的修行,你才有办法进入初地!也就是藉着十回向位的金刚行,来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回入正道;而在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回入正道的过程里面,来累积广大的福德资粮,用来实行菩萨的正道,然后渐次的发起修道性,具足成就菩萨的道种性(才能圆满道种性、发起圣种性而入地)。在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的过程里面,在十回向行当中以般若别相智的现观,也就是以悟后所得的根本无分别智而发起的后得无分别智的现观,观察一切行如梦、菩萨道如梦。因为菩萨道的这样修行的智慧的圆满,还有如梦观的现观的完成,所以才能勇猛无畏的入于菩萨的初地!所以十回向位的金刚行,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回入正道,是进入初地最主要的一个修行的内涵。

7、那什么叫作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呢?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在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呢?有人可能就会说:“儒家的仁爱啊!儒家的仁爱就是在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。”有的人以儒家的仁爱、仁民爱物、亲亲而仁民、仁民而爱物,以这样子仁爱的精神,说这样子就是在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;有的人是以基督的博爱─广博的广爱世人─这样子的行为就是在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。现在有的人是融合儒家的仁爱,还有基督教的博爱,在世间法上面广行慈善事业来慈济众生;融合了儒家的仁爱,基督的博爱,说这样子就是叫作大爱!

8、但是,爱是怎么样的一个问题呢?儒家的仁爱,基督的博爱,以及大爱,到底是不是佛法所说的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呢?我们看看儒家的仁爱,还有基督的博爱,还有所谓的大爱,都有一个“爱”字;那基本上“爱”字就是不离染着,“爱”字就是不离众生对于‘三界有’的爱取,对于‘三界有’的爱取基本上就是不离我见。对于‘三界有’的爱取不离我见,就没有办法脱离轮回生死!

9、所以,在佛世的时候,就有一个人掉到深坑里面去、掉到悬崖里面去,结果双手抓着树枝不放;佛经过那边的时候,他就说:“佛啊!你是不是能够救救我啊!”佛说:“你把手放开啊!你把手放开,我才有办法救你啊!”但是这个人终究连一手都不敢放开,所以终究还是没有办法获救。众生执着这个爱取、执着这个我见,就有如这个愚痴的人抓着树枝不放,但是这个树枝是往生死的深坑里面去的一个依止,当善知识伸手要救他的时候,他连这个我见的手,他都不敢放开,都不肯放舍,那怎么有办法获得善知识的救导呢?怎么有办法获得善知识的救护呢?

10、所以,以儒家的仁爱或基督的博爱,佛教界的大爱,来谈利乐众生、救护众生,基本上是不离众生的染着。那有人说:“爱没什么不好啊!因为大家都有爱,所以才能温情满人间。”是啊!爱没有什么不好,所以这些儒家的仁爱,基督的博爱跟佛教界所谓的大爱,为世人所做的慈善事业,我们还是随喜赞叹的。但是“爱”虽然没有什么不好,只是让众生继续享受轮回而已!只是让众生继续在轮回里面不断的轮转、不断的轮回!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放生仪轨 | 放生流程 | 放生因果 | 放生念诵 | 放生什么好 | 放生最佳时间 | 放生起源 | 放生功德 | 放生指南

Copyright 2019-2030 莲海放生 鄂ICP备2023013082号-3 放生十种功德-放生回向功德-放生有什么好处-莲海放生网sitemap.xml

电脑版 | 移动版